速易递

  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可以为用户提供24小时自助取件服务,被认为是解决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然而,在具体运营过程中,这个看似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生事物也遇到了没有料到的尴尬和困境,尽管有需求却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亏损撤柜成了见怪不怪的常态。陷入行业困境的智能快递柜亟需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迎来新的“活法”。

  布局

  七成小区有快递柜 成本投入不是小数目

  2010年,中国邮政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快递包裹智能投递终端,随后,参与智能快递柜行业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

  临沂出现快递柜,大概是2015年前后的事情,当时瞅准了智能快递柜的前景,不少公司甚至个人纷纷跃跃欲试,引来不少布局者。

  这几年,传统快递收派方式正被智能快递柜替代,成为快递“最后一公里”的主要交付方式之一。“临沂多的时候有五家快递柜品牌在同时经营,有日日顺、速递易、收件宝、云柜、丰巢。”柜媒体创始人、山东刑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凯对记者介绍。

  短短几年,临沂各个小区基本都有快递柜布局,“主城区大概65%-70%的小区都有一家或两家快递柜运营商进驻布柜,还有不少事业行政单位因不方便收发快递,要求运营商前去布柜。”临沂润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怀光介绍说。

  纷纷入驻的智能快递柜背后要投入多大的成本呢?记者对此也进行了一番调查。智能快递柜的成本主要包括购买柜子的资金、场地租金、运营维护费、电费、通信费、流量费、设备折旧费等。据调查,一组快递柜定价一般在2万至4万元不等。

  至于场地租赁费,具体要看每个小区的物业,有些物业是不收取费用的,而有的物业则收取场地租赁费。除了场地租赁费,那些电费、运营维护费、通信和流量费、折旧费等都是无法省却的,所以说,布置这一组普通的快递柜,初始成本就在4万元以上,且费用是在不断产生的。 

  难题

  盈利难填亏损“窟窿”快递柜悄悄撤离

  高成本投入下的盈利情况如何呢?目前快递柜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向快递员收取微薄的存件费,圆通速递的快递员康某向记者介绍,每使用一个单元格收取他们一定的费用,按照单元格体积大小来区分,小的一次0.2元,中号的0.3元,大号箱0.4元。而基本上使用最多的还是小号单元格,也就是每次0.2元的服务费。

  以一组130个格口的快递柜为例,使用率假使每天都是100%,按照大柜20个、中柜30个、小柜80个来算,一天的收入是33元,一年的收入是12045元,这与成本投入相差甚远。

  朱晓凯直言:“靠存取件收费是永远无法实现盈利的,快递柜有基础设施的属性,可是无法像信报箱一样,一次性投入之后就可以作为社区内的基础配置,快递柜的运营成本难以转嫁。”

  虽然存件费用低,快递员们却并不买账。“我们愿意选择代收点而非快递柜。放下就走省心又省时,代收费都差不多,何乐而不为?”圆通速递快递员康某说。

  在很多小区,菜鸟驿站或其他代收点都为快递员提供了便利,也是几毛钱的代收费,快递员却能够放下包裹就走人,而快递柜需要一个个箱子投进去,然后再输入收件人手机号,这中间相差的时间是快递员最看重的,因为有代收点的存在,快递柜并不受快递员的待见。与此同时,速递易因为超过12个小时就收取取件人费用也饱受诟病。

  在河东区银丰佳园东区,物业楼下的一组快递柜安装仅仅3个月就全部撤掉。“根本没人用,快递员也不过来投件,这3个月好像一次都没用过。”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因为没有投递量,智能快递柜无奈悄悄撤离。在银丰佳园西区的速递易快递柜,也在几个月前悄悄撤掉了一部分柜子,做了“瘦身”处理。

  据业内人士介绍,与前几年纷纷布局相比,因为没有好的盈利模式,智能快递柜纷纷退场。云柜去年下半年全部撤出临沂。日日顺也基本快倒号了,全市也就剩下100来个小区还存有。还有很多柜子虽然没撤走,但也不盈利,是因为欠物业费用撤不走。目前只有丰巢以每个月几十台的速度增加布柜,像速递易、收件宝都不增加柜子了,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探索

  简单尝试增值服务 难以扭亏为盈

  单纯将智能快递柜当作收件、寄件的工具难以盈利,甚至亏损严重。那么如何才能找到盈利方法呢,一些运营商也不断在做尝试。

  记者从丰巢快递柜液晶显示屏上看到,旧手机回收、美食打折促销等广告相继弹出来,在柜体上,还贴有“享家惠”招募最强合伙人的大幅广告海报。在速递易快递柜柜体上贴有大幅房产广告,液晶屏上也是各种网购优惠小广告不时弹出。看得出来,除了存放包裹这个功能,快递柜也在尝试增值服务来赚取利润,把快递柜作为一种智能媒体来定义,从广告收入上寻找盈利点。

  临沂润地广告公司目前独家代理临沂速递易的柜体广告,然而谈到收益时,总经理王怀光直言很少。“我们是去年开始做的,现在还在培养期,利润非常微薄,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也只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看中的是未来的发展,眼下还没有一个更好的盈利突破口。”王怀光说。

  “相对于巨大的投入,广告带来的微薄收益,九牛一毛。”对于眼下的现状,王经理直言不讳,他打了个比方,如果一年投入100元,收入也就是两三毛钱吧。这点蝇头小利,远不足维持柜组的日常开销,更别说填补运营初期投资的大窟窿了。

  朱晓凯介绍,这种现象在全国都很常见,部分快递柜品牌甚至在几度易手之后,依旧寻找不到盈利的突破口,一些智能柜创业企业初期投入出现的资金窟窿,也难以在运营中找到良好盈利模式去填补,只能不断尝试,等待新“活法”的到来。

  支招

  集约化运营 规模化发展是必经之路

  智能快递柜如何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业内人士认为,规模是未来维持盈利的第一要素。分散的智能快递柜资源不能有效地产出商业价值,因此阵营可以有,但是阵营内需要实现统一,只有内部最终形成2-3家大型企业才能有效地集中市场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王怀光建议,智能快递柜建设通过邮政搭建平台,快递公司共享使用,走集约发展模式。“小公司或者个人根本运营不下去,更别谈盈利了。先不说亏损受不起,单就技术信息处理而言,智能快递柜是有门槛的,所以大公司运营,集约化发展是必经之路。”朱晓凯说。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亏损已成定局,加上新规导致的入柜率下降,在内忧外患情况下,快递柜企业或将出现一波优胜劣汰。“别看现在快递柜市场眼花缭乱,从长远来看智能快递柜有其战略意义,提高市场集中度才是发展的趋势。”朱晓凯说。

  出路 

  未来或可从数据流量中掘金

  2018年,快递柜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而同期广告市场超过8000亿,以用户关系和电商数据为基础的柜媒体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朱晓凯和王怀光看来,智能快递柜行业前景光明,只是暂时还未找到盈利方向,他们加入柜媒体的原因也在这里,就是看中了未来的潜力,他们坚信盈利是迟早的事。他们表示,未来的快递柜会成为社区基础设备之一,是社区必备设施。

  “智能快递和其他如打车软件、共享单车一样,也会出现一轮从竞争到整合的过程,这是必然的,取决于谁先找到能被消费者接受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王怀光说。

  智能快递柜的赢利模式不能完全靠收费和广告,而是从其数据、流量中掘金,布局智能柜收集快递对接数据的价值远大于其能否带来微薄现金利润。

  朱晓凯认为,快递柜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快递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实现,而是通过“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大数据构建新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由此可见,对于整个快递柜行业而言,短期盈利不是核心,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增长空间,形成完善、良性的成长模式。

  临报融媒记者 崔洪英